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评价
在新时期下,如何缩小企业需求的人才和学校培养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如何提高广大教师因材施教的指导力度,如何找到一条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校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为解决这些难题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西门子在工业领域与高校合作的表现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西门子是国际化大公司,在西门子自动化教育合作项目中产生了许多经典案例,为全国诸多高校所称道。例如免费教师培训,捐赠设备,建立联合实验室,合作编写以SIMATIC产品为背景的教材,举办“我和西门子SIMATIC实验室”有奖征文大赛、SIMIT 编程大赛、全国大学生过程控制仿真挑战赛等不同内涵的赛事,“体验·同一辆车”校园行目前已驶入了全国二十几所院校等。无不给高校的师生创造了与先进技术密切接触的平台。在工业同教育的结合方面,西门子踏踏实实地实践着自己致力于和教育界分享在市场和技术上的成功的承诺。在同大专院校合作的模式下,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过程控制仿真挑战赛,前三届大赛均采用北京化工大学自行研制开发的工业级高精度半实物仿真系统模型构建“虚拟工厂”作为被控对象,以西门子公司最新一代DCS系统PCS7作为控制器组成完整的过程控制实验环境。为了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参与面和受益面,第四届大赛的控制对象改为校企科研合作的成果——基于计算机动态仿真技术构建的工业加热炉,新的控制对象具有行业通用性更强、工艺机理更容易理解的特性。大赛题目每年都能根据当今工业领域的实际需要,例如对安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控制要求达到系统的最优化,对学生的快速自学能力、工作能力、组织协作能力以及安全生产意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锻炼,同时也给各大与控制有关的工科院校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希望今后能在实习方面提供更大的合作空间。
作者 汪雪琴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学院
其论文《校企联合背景下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过程控制挑战赛》(刊登于本期论文赏析)
荣获2008年“我和西门子SIMATIC实验室”有奖征文大赛二等奖
|